学院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汉代绘画形态中的循环因素研究》

作者:王伟

作者简介:王伟,1974年生于河南濮阳。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获得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201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学院,获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学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画理事。发表《汉代墓室壁画形态中的“频闪效应”》《论汉代绘画空间透视中的循环因素──以四川成都东汉庭院画像为例》《功能与实体──卜千秋汉墓壁画与庞贝秘仪庄壁画造型风格比较》等论文二十余篇,有个人绘画作品集出版。画作多次参加国家级美展和学术邀请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有关机构或个人收藏。

内容摘要:

汉代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时期。以往对汉代绘画艺术的研究多集中在历史学、考古学、关学、美术史等范畴以内,以艺术形式的自律性作为切入点并触及视觉心理深层的研究成果数量少且缺乏系统性。《汉代绘画形态中的循环因素研究/西安美术学院博士文丛》首先对存世的汉代墓葬绘画作品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与归类。其次,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视觉心理剖析,阐明汉代绘画形态中存在着一种知觉式样,即循环因素,并进一步证实循环是汉代人普遍存在的审美心理趋向,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再次,通过文献史料的考证,从两汉的思想背景与观念形态中挖掘循环因素产生的根源。后是对循环因素的源流及其延续的探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汉代绘画形态中的循环因素研究/西安美术学院博士文丛》试图将艺术史、视觉与观念三者结合起来。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循环因素不仅存在于汉代绘画的形态中,而且还不同程度地蕴含于中国传统绘画之中,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循环”现象跟汉代人对生命的认识是一致的.即:整个世界是一个流动、通畅、生生不息的生命整体,而艺术作品正是他们的世界观在艺术造型中的具体呈现。中华民族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这种体验与认识,而且在其造型艺术中已经表现出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循环因素的阐释与研究,不助于保持民族绘画艺术的独立性,而且有助于促进民族绘画的创新与发展。